红盾小说网>奇幻小说>明德意志崛起之路 > 第二十七章 考前准备(中)
    张昭没从南面的宣武门进城,而是沿西绕行到城北,一路饱览弘治年间京城近郊的世情风光:市集成片,街巷纵横,人烟稠密。上午九时许,由北面的安定门牵马入城。

    一路到顺天府府学门口。

    张昭让长随陈康牵着马在路边等候,他正要入内寻找李教谕,正好一名青衫小吏急匆匆的走出来,拱手行礼道:“学生前来拜会李教谕,敢问该如何走?”

    小吏看看张昭的装束,再看看张昭随行的两匹马,耐着性子道:“李老大人今日休沐,不在府学中。你往坊中他家里去寻他。”

    张昭谢过,顺着小吏指点的路,往府学东的街巷而去。陈康牵着两匹黄马,机灵的道:“少爷,幸好我们出门前买了马。刚才那小吏要不是见我们有两匹马,未必肯说的这么这么仔细。”

    张昭调侃道:“小康,想拍马屁可以直白点,我不介意。走吧。自古都是先敬罗衣后敬人。”

    陈康嘿嘿笑着挠头。

    至于张昭是不是预见这一幕所以才买马,这就自有他自己知道。

    李教谕的住处在顺天府府学东的一处胡同中。张昭带着陈康一路问着抵达。和门房老仆问询后才知道李教谕外出访友,可能要晚上才回。张昭登记后,留下名帖,带着陈康离开。

    “少爷,现在该怎么办?我们回南城客栈?”陈康看着胡同中的苍黄的梧桐,气馁的说道。

    张昭摇摇头,“在附近找个地方歇脚。等李教谕回来。”

    如果说正常的备考,他只有10%的概率考中秀才,那么到李教谕请教八股文技巧、考前押题,大概能把这个概率提高到20%。他不想轻易放弃。

    陈康叹口气,“好吧。”牵着两匹马,跟着张昭到街角一处三间开的酒馆。

    张昭刚才过来时就看到这间名叫“四海居”的酒馆中有许多书生聚集。吩咐店小二照看好马匹,当先一步走进去。喧闹的酒馆中不少书生看过来,见是个生面孔,各自继续闲谈。

    “将你们招牌的酒菜上几个来。”

    张昭环视一圈,见临窗的位置都被挤得满满当当,心里疑惑但并没问什么,让陈康坐下,等店小二上菜后慢慢吃着。酒馆里的话题声李教谕同宗。知道点内幕消息。你有什么想问的问吧。”

    张昭微微点头,说道:“院试在即,在下正是要问问院试的事。还请李兄讲给我听听。”

    李子远上下看张昭几眼,似乎胸有成足,嘴角露出讥讽的笑容,问道:“阁下年纪轻轻,是哪一年过的府试,放榜的成绩如何?现在何处就读?”

    张昭坦然的道:“我今年四月过的府试。倒数第二名。现在京西青龙镇中的明理书院就读。”

    李子远“呵呵”一笑,奚落道:“那阁下还真是勇气可嘉。所谓的明理书院我听都没听过,可见水平一般。而以阁下的成绩,数月的时间便想考中生员?

    未免把我顺天府的童生想的太无能了!我当年十四岁过府试,被族中誉为神童,但八年来连年不中,蹉跎至今。阁下若是想着请李教谕押题,还是趁早死心,早点返乡吧!押题若是有用,我岂不是早取中。”

    李子远说完,拿起酒壶倒酒,连饮三杯,用衣袖一抹嘴,转身离开。

    陈康不忿的道:“少爷,这…”这矮个书生不仅奚落少爷一通,还厚着脸皮把酒喝光。真是岂有此理?

    张昭摆摆手,轻轻的叹口气,让店小二再上一壶酒,酒入咽喉,心中惆怅。

    他心中虚幻的“希望”被这个李子远戳破了啊!明朝的科举哪有那么简单、容易?按照后世的说法,明清时的秀才都有国学大师的水平。而他呢?